
中文名: 乔治·修拉
外文名: Georges Seurat
别名: Georges Seurat,Georges Pierre Seurat,乔治·修拉,乔治·皮埃尔·修拉
国籍: 法国
出生地: 巴黎
出生日期: 1859
逝世地: 巴黎
逝世日期: 1891
艺术特点: 色彩应用的科学方法;以“点彩”技法绘画;与象征主义关联; 画的大部分是风景
艺术流派: 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斑点派;分色主义
艺术时期: 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
影响: 乔治·修拉的理论和技法对后世艺术家产生了而巨大的影响。
启发: 受过完整的美术学院教育,曾师从安格尔的学生亨利·莱曼(Henri Lehmann)学习古典主义绘画,后来又研究过卢浮宫中的大师作品,对光学和色彩理论特别关注并为之做了大量的实验。
格言: 艺术就是和谐。和谐就是对立差异元素和相似元素的类比。
主要成就: 20世纪一切抽象绘画的先驱者
历史评价:修拉不能适应平凡的生活,当他不去观赏海景的时候,他就进咖啡馆或去马戏院。这个绝望的、孤独的人,渴望着寻求娱乐,但他达不到这种目的,于是他以画讽刺画来进行报复。但修拉是——个绝人,他的从印象派转向“点彩派”,从感觉转向科学,是符合他对绝对艺术的追求的——这种艺术之所以如此,就是有赖于灵感的力量。他从讽刺画转向阿拉伯式装饰,从三度空间转向平面描绘,从光转向线,也是基于同一个原因。他以艺术是绝对的说法来为自己的讽刺作辩解。但与此同时,修拉还是—个富有灵感的人、一个梦幻世界的人、爱嘲讽的人,使他重新回到日常生活的讽刺反而给了他以报复,因为他在生活中无所适从。
无疑,修拉保持了印象主义的某些原则,化情节为主题,描写当代的生活,喜爱风景,密切注意明暗效果。可是修拉与他们的共同之处也就止于此处了。印象主义解放了感觉,修拉则相反,他只承认基于数学和物理学规律的方法。他否认自己作品的诗意,尽管这种诗意是无町怀疑地存在的,他说:“文学家和批评家认为我画的画有诗意,可是我只是在运用自己的方法。如此而已,岂有他哉!”正因为修拉深信艺术来源于科学认识的领域,而且他又实际贯彻了这种信念,所以他才在艺术趣味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而且人们有充分根据可以认为,他是20世纪一切抽象绘画的先驱者。
艺术家简介
被认为是新印象主义运动领袖的修拉所接受的艺术教育完全是传统的。他在读中学时,同时上一所市立美术学校的课,在那里临摹j很多书籍插图、绘圃作品或石膏像,之后于1877年到巴黎美术学院注册读书。他的父母非但没有反对他的志向,还为他提供钱,使其过上一种衣食无忧的生活。从1877年起,他与在市立美术学校结识的阿芒-让一起租用一间画室,两人志同道合,使用同一位模特作画,对当时的艺术兴趣浓厚。1879年5月,他们参观了第4届印象派画展,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深刻震撼”。在巴黎美术学院,修拉看到了1872-1873年间在阿雷佐完成的、全新的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的壁画复制品,他也以古代艺术、活生生的模特和古典主义大师为范本,绘制习作。他的老师、安格尔的弟子亨利.雷曼遵循安格尔的原则培训他。他早期的著名作品之一《岩石边的安吉利科》(私人收藏)便是保存在卢浮宫的那幅《罗杰解救安吉利科》的片段临摹画作,而他本人是卢浮宫的常客。修拉非常喜欢读书,经常光顾图书馆,观赏版画,复制作品,贪婪地阅读关于绘画的论文,乐此不疲。他自己承认,他“在中学就读过夏尔·布朗的东西”,后来还研究过谢弗勒提出的色彩法则、德拉克洛瓦的教诲、柯罗以及托马·库退尔的思想。他似乎从未停止过对这类研究的巨大热情1879年11月-1880年11月在布莱斯特服兵役期间,也不放弃思考苏特尔的理论。1881年,他定居巴黎,读了鲁德的作品。他独自工作,特别热衷于素描创作,研究空间表现、光影效果,并将明暗与线条的力度相结合。不久之后,他在自己的一次展览上写到:“(这些)只是些简单勾勒的素描,但非常讲究明暗对比与光线色彩的层次感,可以根据它们来作画,而不必再看模特儿。”修拉的一些作品有着丝绒般柔美的效果,这种风格使他成为与伦勃朗一脉相承的大师中的一位。他经常向公众展示他的素描,其中的一幅《阿芒-让的肖像》(大都会博物馆)被1883年沙龙展的评委会接受,为他赢得了第一次参加展出的机会。卢浮宫以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艺术家精妙的素描系列,画家在素描技巧上的变化比在油画技巧上的变化更迅速。在初期的作品中,修拉仍遵循巴比松画派的传统,尤其是在题材方面。1881-1883年间,他创作了一些有关乡村风景和劳作中的农民的习作,数量之多让人以为他可能想要创作一幅类似米勒(这是一位对他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的艺术家)类型的作品。他也受到了印象派的影响,采用他们的技术,并从1883年起采用他们的题材,特別是塞纳河畔题材。他第一幅重要的油画作品,即被1884年沙龙展拒绝的《阿斯尼耶尔的浴场》(伦敦国家美术馆),于同年在独立艺术家沙龙展
上展出。尽管仍有众多外来影响的痕迹(其中皮维斯·德·夏凡纳和毕沙罗的影响的痕迹格外显著,特别是在简化和“建筑化”的形体方面),这幅画作仍然非常具有独创性,而且一些全新的原则已经开始出现,它们源自书本研究和对德拉克洛瓦作品的观察。
1886年,《大碗岛的星期天》(芝加哥,艺术学院)这件他两年努力的成果,标志着修拉所做的探索的成功。修拉在创作这幅大型作品时,将一些写生记录汇集在一起,这些记录有些是带“色调变化”的素描,有些是快速绘制在木制小型画板上的油画,即“小习作”(奥塞博物馆)。他在画室里构思好作品的总体构图,或者依然绘制在小型画板上,或者绘制在较大尺寸的画布上。许多精美的素描、一些油画“小习作”、一幅大型的全景草图(大都会博物馆),以及一幅没有人物的《风景》(纽约,惠特尼美术馆)便是证明。就这样,这个定稿漫长的发展过程使他得以严格实施被称作“分色”的技术,该技术的基础是运用根据色彩互补和对比原理而并置点染出的色彩。修拉曾说,从他拿起画笔的那一天起就追求着这个目标,用他自己的话就是,他在“寻找一种光学绘画的表达方式”,他明确指出“光谱元素的纯净性是技术的关键”。自1884年起,他与西涅克建立了友谊,西涅克这位热衷干同样问题的画家在他漫长的绘画生涯中是分色主义最忠实的信徒。围绕他们形成了一个团体,其中主要有毕沙罗和他的儿子卢西安、杜布瓦-皮耶、吕斯和昂格朗。新印象派令巴黎公众震惊,并招致了大部分评论家的指责,但反过来却得到了一些好奇的人的极力吹捧。菲利克斯·费内翁向《潮流》杂志的读者解释了该画派的科学基础,古斯塔夫·卡恩将该派与象征主义作家的倾向联系在一起。新印象派的光芒还一直照耀到了比利时,在那里有了自己的信徒,其中有凡·里塞尔贝格、亨利·凡·德·韦尔德和芬赫。在常常光顾文学和艺术圈子的同时,修拉非常勤奋地工作。他的一些作品通过杜朗-鲁埃尔而在纽约展出,其他一些应“二十人团体”之邀,在布鲁塞尔展出。巴黎的不同展厅也向他敞开了大门,包括马蒂内画廊、自由剧院、《独立杂志》的场馆等;他还参加了印象派的最后一次画展,更重要的是,他有规律地参加独立艺术家团体的展览,正是在那里,他于1886年展出了《大碗岛的星期天》、《钉扣女工》(梅里翁,巴恩斯基金会),于1888年展出了3幅不同的《钉扣女工》(奥塞博物馆)、《马戏团演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于18卯年展出了《喧闹》
(奥特洛,克鲁利尔-米利尔博物馆)和《扑粉的年轻女人》(伦敦,考陶尔德学院),于1891年展出了《马戏团》(奥塞博物馆)。
他也在独立艺术家沙龙展上展出风景画,这些作品同那些带有人物的大幅画作一样,是他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风景画主要是些海景,画家在作品中把绘画的节奏和对自然的准确观察结合在一起。
他惯常的做法是直接写生(他夏天在海滨居住),然后在画室里完成作品。1885年,他按照这样的方法绘制了一些风景画(《格朗冈》,伦敦,泰特美术馆,纽约,洛克菲勒收藏品)。1886年,他创作了一些以翁弗勒尔港为主题的风景画(奥特洛,克鲁利尔-米利尔博物馆,布拉格博物馆,纽约,M.O.M.A.;图尔内博物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1888年,他创作了风景画《波朗贝桑港》(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圣路易,密苏里州,城市艺术馆;奥特洛,克鲁利尔-米利尔博物馆;奥塞博物馆;纽约,M.o.M.A.)。1889年,他创作了风景画《克罗陶伊》(尼亚科斯收藏品,底特律,艺术学院)。1890年,他绘制了风景画《格拉夫林》(伦敦,考陶尔德学院以及国家美术馆;奥特洛,克鲁利尔-米利尔博物馆;纽约,M.o.M.A.,印第安那波利斯博物馆)。他开始探索用宏大的线条来构筑作品,这是在绘制《阿斯尼耶尔的浴场》和《大碗岛的星期天》的时期就一直困扰他的问题。他说想发明一种“逻辑、科学而又具有绘画性的”体系,这种体系能够允许他把画作中的线条进行和谐的整合,“就像我可以将色彩进行和谐的整合一样”。他因此而受到査尔斯·亨利的著作的吸引。1886年,査尔斯·亨利这位费内翁的朋友、《科学美学》的作者与被视为新印象主义领袖的画家会面。这位学者曾说“任何方向都是象征性的”,他还建立起了线条的表现价值与色彩的表现价值之间的关联。一直都在为其艺术寻找一个科学基础的修拉仔细遵循査尔斯·亨利关于线条品质和线条关系与比例的研究成果,更进一步讲究他的构图。在《阅兵》中,横向线条占据主导地位,给人一种宁静的印象,而《喧闹》和《马戏团》则建立在对角线的基础上,暗示出欢悦和动感。
于1891年在独立艺术家画展上展出的《马戏团》一画并未完成,并且也不可能完成了就在展览开幕后的几天,一场突发的疾病夺走了乔治·修拉的生命。艺术家的去世令艺术界大为震动。艺术家有着非常强烈的个性,甚至那些对他绘画方法的依据抱有怀疑的人也对他印象深刻。所以泰奥多尔·德·威兹瓦在毫不掩饰新印象派并不令他满意的同时,写道:“……我非常高兴在蒙马特的一个角落,找到了我以为已经不再存在了的、一类人的如此令人赞叹的典范,这是一类理论家型的画家,能将实践与观念、无意识的想象与经过思考的努力结合在一起。的确,我在修拉身上非常清楚地感觉到他与达·芬奇、丢勒以及普桑等画家是一类人。”
自1892年开始,就在巴黎(在《白色杂志》,以及独立艺术家沙龙展上)和布鲁塞尔(“二十人团体”的展览上)举办修拉的一些作品回顾展,而且获得某种成功。1899年,西涅克在他的著作《从欧仁·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义》卷首题赠纪念修拉,承认他是绘画领域内进行视觉融合的“奠基人”。书中阐释的理论不仅吸引了那些研究过分色主义的人(如意大利的加塔诺·普列维亚提,德国的库特·赫尔曼等),也同样吸引了那些艺术活力来源于一种构建与综合精神的人,比如勒科布西埃和奥曾方(《新精神》),或者塞维里尼(《从立体主义到古典主义》)。修拉的艺术观念也影响了野兽派和立体派,影响了德国表现主义和意大利的未来主义。他所关心的某些问题也出现在荷兰“风格”运动的艺术家以及包豪斯学校的成员那里。乔治·修拉的绘画作品和理论使他成为在现代艺术演变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之一。1991年举办过艺术家的一次大型作品回顾展(巴黎,大皇宫,大都会博物馆)。
——选自《西方艺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