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蔺高管字云平,别号:西窗居士。1940年生;1960年美院附中毕业;1963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师从高冠华、白雪石…… 在校期间就常常去故宫临摹、研究历代名画,力求能从全局上认识中国画。毕业后又师从王雪涛先生学习花鸟画多年,对王派小写意画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在个人的长期艺术实践中,潜心研究中国画的基础理论,个人专著有:

1995年著《花鸟画章法入门》(此书1995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2年著《西窗画要十说》(此书2012年由中国書畫出版社出版)。

2016年著《蔺高管流动水墨画选集(花鳥系列)》。(天津人民美朮出版社出版)

2017年著《蔺高管流动水墨画选集(黄山系列)》。(天津人民美朮出版社出版)

同时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索、试验、独创出一种“流动渲染”的渲染方法,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渲染方法的工艺流程。传统渲染方法——是先调和好水与墨,然后作画。而流动渲染——是让水与墨在运动中调和。

在流动渲染的基础上,蔺高管创新出一种新的画法——“流动水墨画”。“流动水墨画”有一个独特的唯一性:它既不能临摹也无法手工复制。“流动水墨画” 为传统水墨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在中国水墨画的创新道路中迈出了勇于尝试的一步。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人生如棋》(上)

——我的“流动水墨画”探索历程

人生恰似一枰棋,

“命”“运”博弈在天意。

知识、能力称作“命”,

“运”含家、国、天下意。

机缘巧合是好运,

差运降临难回避。

人的付出与努力,

“荷花定律”绽奇迹。

“人生如棋”中的“棋”通常指的是‘’围棋‘’。

围棋是一种策略性棋类游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围棋的棋盘由19×19条线组成,有361个落子点,玩家通过轮流落子,以围地多者为胜。

“人生如棋”这个比喻强调了人生的复杂性和策略性,暗示人生中的每一步都需要深思熟虑,就像下围棋一样,需要长远的眼光和全局的思考。围棋的变化无穷无尽,象征着人生点不可预测性和多样性。

但围棋因其复杂性和深度,更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复杂和深奥。

人生如同一盘围棋,围棋有361个落子点,落子无悔;人生不过百年,三万六千余日,时光一去不返,无法重来。既然人生与围棋如此相似,那对弈的双方又是谁?经多年思索,我认为人生这盘棋,是个人的“命”与所遇的“运”在对弈。

于我而言,“命”是个人的知识与技能,“运”则是在特定时段,家庭、国家、自然的变化及其对人的影响。

人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约二十五年。

1 – 25岁是青少年阶段,26 – 50岁为青壮年阶段,51 – 75岁属中老年阶段,76岁直至生命终结是老年阶段。如今我已八十五岁,处于人生的第四阶段。

世间每个人都在经历“命”与“运”的博弈。若能看清人生道路上每一步棋对自身前途的影响,对未来的人生之路将大有裨益。接下来,我将通过自身经历,阐述“命”与“运”博弈的重要性。

一、青少年阶段的关键几步

(一)第1步棋:偶遇画钉马掌的青年小学六年级时,一次放学途中,我看到一位年轻人在钉马掌处画速写,他下笔如飞,画作栩栩如生,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对美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二)第2步棋:中学美术老师竟是画钉马掌的青年

小学毕业后,我升入中学。上第一节美术课时,惊喜地发现老师就是之前画钉马掌的年轻人。后来得知,他是南京美术学院毕业的龙江老师。当老师组织课外美术组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

(三)第3步棋:初中毕业时,美院附中全国招生

经过三年学习,初中毕业时,我迎来了美院附中从全国招收四十名学生的喜讯。这无疑是我的“命”遇上了好“运”。在美术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和另外两名同学获得准考证,前往北京参加考试,最终我们三人都被美院附中录取,这一步堪称好运爆棚。

在美院附中学习的四年,是我人生中“命”与“运”博弈的黄金时期,好运接踵而至。这里有全国顶尖的专业教师,附中校长丁井文还常常邀请蒋兆和、叶浅予、傅抱石、潘天寿、黄胄等大师来校现场作画,让我们大饱眼福。当时马克西莫夫的油画训练班也在进行室外人像写生,我们虽在一旁旁观,却也受益匪浅。

(四)第4步棋:美院附中毕业后,被分到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

1960年附中毕业后,我和几个同学被分到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1960 – 1963年在校学习期间,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但国家对大学生关怀备至,学校图书馆允许学生一次借阅十本书,这对我来说是难得的学习机遇,我阅读了大量书籍和画册,收获颇丰。此外,凭借学生证还能免费进入故宫看画展,这也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五)第5步棋: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海淀区文化馆工作

1963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北京市海淀区文化馆工作。在当时,能留在首都工作,着实是不错的运气。

二、青壮年阶段的关键几步

(六)第6步棋:特殊时代的冲击1966年,我步入人生的第二阶段——青壮年时期,此时个人的命运撞上了国家的重大变革——文化大革命。在“破四旧”的浪潮中,文化馆美术室内的石膏像和绘画作品惨遭撕毁摔碎,正常的文化活动陷入停滞。海淀区高校众多,北大、清华等校区文斗、武斗频发,社会秩序混乱,文化馆的工作也无法正常开展。

(七)第7步棋:下放五七干校与工作变动

1968年,我所在的文化馆全体干部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锻炼。次年,作为干校中的大学毕业生,我又被下放到顺义北小营公社继续锻炼……

直到1972年“九一三事件”后,国家决定让我们这批下放干部返回原单位。

回到原单位后,我申请并获批调到海淀区少年宫担任美术老师。历经七、八年的动荡,终于又回到与美术相关的岗位,这对学美术专业的我来说,无疑是迎来了一个好的契机。

(八)第8步棋:师从名家学习花鸟画

大学时我学的是人物画专业,当时对人物画的要求是“红、光、亮”,这种风格并不适合教低年级学生。于是,我萌生了学习花鸟画的想法。恰好我的美院附中同班同学王珑是花鸟画大家王雪涛之子,我便打电话向他表达了想向其父亲学习花鸟画的意愿,王珑很爽快地答应了,并告知我他家的地址。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幸运。此后,我每周都会去雪涛先生家,观看先生作画,聆听先生讲解绘画用笔用墨的要点、章法构图的原理,还请先生点评我带去的作业。这段学习持续了七、八年,直至先生1982年仙逝。

在学习期间,我还结识了师兄金默如,金兄很早就跟随雪涛先生学画,笔墨功夫十分出色,常受到先生的表扬。

(九)第9步棋:对知识与道路的深刻思索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去一所学校办事,在学校走廊里看到挂满了名人画像与名言。其中李四光的名言“知识是重要的,但道路的重要性不亚于知识本身”,让我陷入了沉思。“知识就是力量”是众人皆知的道理,可“道路”究竟是什么?为何它比“知识”还重要?我百思不得其解。由于我性格中喜欢刨根问底,此后一有空就琢磨“道路”的内涵,以及它与“知识”的关系,但始终找不到满意的答案,为此苦闷了许久。

(十)第10步棋:香山遇雨的意外收获

有一年夏天,我去爬香山时遭遇下雨,在避雨的小亭子里偶然捡到一本杂志,杂志上一篇关于袁隆平的文章吸引了我。文章主要讲述了袁隆平突破权威理论的故事。过去权威理论认为“自花授粉植物没有杂种优势”,但袁隆平在六十年代初发现了一株优势极强的水稻,视若珍宝。然而,第二年种植观察时,抽穗后的稻穗高矮大小不一,失望之余他突发灵感,意识到自己选取的是天然杂交水稻的第一代,由此立志研究杂交水稻。看到这里,我深受启发,袁隆平选择培育杂交水稻的道路,不正是“道路”的答案吗?

我恍然大悟,如果把人类已知知识比作一个圆,圆周就是时代标志,每个时代都有“权威理论”“经典技法”和习俗,圆周之外则是未知领域。人类知识积累的过程,通常是以已有知识为起点,突破“权威理论”和“传统技法”的束缚,在未知领域找到新知识点,实现这个过程就是“道路”。

(十一)第11步棋:明晰知识与道路的真谛

李四光说“知识是重要的,但道路的重要性不亚于知识本身”,这句话是在告诫人们,仅局限于学习已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只是在已知的圈子里打转,对人类知识的发展作用不大。只有在未知领域找到新的知识点,并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成功,才是真正的突破创新,才能为人类知识的发展做出贡献。

(十二)第12步棋:中国画领域对知识与道路的思考

在中国画领域,当一位画家创新出一种新画法后,这种画法就与画家紧密相连,人们看到画就会想到画家,提起画家也会想到他的画,如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潘天寿、王雪涛等,他们都达到了“人与画合”的至高境界。

宋朝画家米芾说过“适目之事,看久即厌”,郭熙也讲“人之耳目,喜新厌旧,天下同情也”,这表明从事中国水墨画创作必须创新,一味重复别人的艺术语言只会令人厌烦。然而,创新谈何容易,所以水墨画家常常陷入苦闷、徘徊与思索之中。

(十三)第13步棋:绘画创新的偶然开端

有一天,我在整理画案时,从抽屉里翻出一个旧的电动剃须刀,装上电池后发现还能正常运转。突然,一个念头闪过:如果把水墨画笔装在电动剃须刀上,让它动起来作画会是什么效果?心动不如行动,我立刻找来材料,动手制作出了一只“电动水墨画笔”,从此开启了漫长的水墨画创新实验之路。

(十四)第14步棋:电动画笔的探索之旅

我们知道,“犹如语言一样,不是先有人制定好了一种语法,然后人们才学着说话;相反地,语法是从语言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改进演变而成的,它是存在于语言本身中的”(沈尹默《书法漫谈》)。“流动水墨画”也是如此,试验之初并没有既定的框架,只有一个想法——先画起来再说。于是,我用自制的电动水墨画笔在宣纸上一张接一张地勾、皴、染、点,不断进行试验。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人生如棋(中)

三、中老年阶段,思维方式的转变

(十五)第15步棋:机缘巧合的一次作画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时我居住在圆明园。我本人喜欢画猫,所以当时家里养了几只猫,其中有一只猫叫“小熊“与我特别亲近,当我坐在沙发上时,它总要卧在我的腿上。当我站着作画时,它也要跳在我肩膀上看我画画……

有一天,家里比较安静,我心情也很愉快,于是在画案上铺好纸,乘兴画了一只猫卧在石头上,猫身后画了一些三叶草,当我打算给石头染色时,觉得口渴。于是我倒了一杯水,一边喝,一边琢磨石头是染赭墨好?还是染花青墨好时,突然

一个东西碰到我的胳膊,把水杯中的水碰洒在画面上,我回头一看是小熊,当时我很生气,大声喊:“讨厌!“,顿时小熊就逃之夭夭。我一看画案上的画,撒上不少水,我气不打一处来,看見画案上的电动画笔,拿起来就冲画上转了几下……这幅画就是“猫趣啚“。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这幅画就是“猫趣啚“,当时画完后,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只是后来,我把这幅画编入我的著作“花鸟画章法入门“中,这夲专著由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出版。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当这本专著出版后,一些读者和朋友都来信或打电话询问,“猫趣啚“这幅画中的石头染的效果不错,是怎么画的?

由于好多人问,我自己也仔细研究了一下石头的染法,觉得效果确实比平塗的传统染法效果好。当时我觉得这种染法,只不过是机缘巧合的产物____先是小猫住我肩膀上跳,碰巧撞洒了杯子里的水,这水又恰巧撒在石头的部位上,而画案上恰巧又放着我做试验用的电动水墨画笔,凑巧我马上很生气的拿起放在画案上的电动水墨画笔,冲着撒水的石头部位转了几下……就这样一个巧合接着一个巧合,几个巧合就完成了石头的渲染。

当时我认识到,这完全是机缘巧合产生的一种新的渲染画法,这种画法分两步,第一步先往宣纸上洒水,第二步用电动水墨画笔往水上撒墨……后来我就不断的用这种方法进行试验。

(十)第16步棋:动态灰面的作用

这种方法用在绘画中,可以产生‘’动态画面‘’的效果,这与原来渲染方法形成的‘’静态画面‘’,形成‘’动与静‘’的对比,可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上面这幅画,石头是传统的平塗渲染,属于‘静态画面,’而石头周围是‘流动渲染’属于动态渲染,在动静渲染对比下,落在石头上的小鳥就很突出。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这幅‘二乔’,石头是流动渲染是个动态画面,而牡丹枝叶组成的是静态画面。在动静对比之下,牡丹花就很突出。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上面这幅画,石头是动态画面,玉兰的花枝组成静态画面。在动静对比之下,卧着的小猫就很醒目。

(十七)第17步棋:使用流动渲染方法的绘画,我把它定义为‘’流动水墨画’’

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不敢说“埋笔成冢,研铁如泥”但用去的宣纸却不计其数,画也画了不少。但是对这些新画法的画如何定位?应当叫做什么画?却让我很费脑筋。一开始,想了几个名称,但是这些名称不是浮浅,就是有点表面化……后来经过全面地,系统的反复研究,我才逐步认清了“流动水墨画”的原理——当水在宣纸上流动渗化的过程中,适时的用特殊工具把墨加在流动渗化的水上而隨水运动,当这个过程结束时,宣纸上就会展现出一种水墨流动的效果。于是我就把这种画法定位为——“流动水墨画”。

“流动水墨画”有一个独特的唯一性:它既不能临摹,也无法手工复制。我们知道,传统水墨画/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它的技法非常丰富。归纳起来共有一勾、二皴、三染三大技法。我的“流动水墨画”在渲染这一技法中,使用了我自已独创的“流动渲染”之法,它的工艺流程是:先把水洒在纸上,让水在宣纸上流动、渗化,请注意这种流动、渗化的时间很短,也就二、三秒钟,然后你要适时的用动态绘画工具把墨加在水上,让水与墨在运动中调和。等这个过程结束,画面上就会形成水墨流动的效果,这就是“流动渲染”的画法。

总之,传统渲染方法是把水与墨先调和,然后画在纸上。而流动渲染方法则是让水与墨在运动中调和。因此可以说“流动水墨画”为传统水墨画的发展注入新的内容,在中国水墨画的创新道路中迈出了勇于尝试的一步。

(十八)第18步棋:流动水墨画开始得到画界的认可

2008年1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朮市场》第1期,发表了(我的”流动水墨画“)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这是2015年,艺朮市场又一次发表蔺高管的“流动水墨画”。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这说明“流动水墨画”已经引起艺朮界的重視……彷佛在我创作《流动水墨画》的荷塘中,开出的第一、二朵荷花。

人生如棋(下)

四、人生的第四阶段:老年阶段要牢记古人言:”身世一枰棋,妙须成功后着”“身世一枰棋,妙须成功后着”是古人治家格言中的一句话,虽然这句话是我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读书知道的,但是一直到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才真正弄明白。就是说你在前半生已经功成名就,为世人所推崇。但你后半生,特别是到了人生阶段的后期,你却独犯法律,违背社会道德,那你也会前功尽棄……

(十九)第 19 步棋:在绘画领域如何走出新辙

从画家的视角来看,美术史恰似内涵深厚的“车辙”。因为无论多么伟大、极具天赋的画家,都有一个“启蒙初始时”。换句话说,都存在一个“循他人之辙”的阶段,循老师之辙,循自己心仪的前辈画家之辙。若要独辟蹊径,形成自己的车辙,就必须妥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在八达岭长城景区,有一处颇具吸引力的景点——一段古老的车辙。当您目睹石板路上那一道道半尺深的车辙,那悠悠岁月的痕迹,着实令人感慨万千……在绘画领域,又何尝不是这般呢?画家李可染曾言:“人类文化的前行发展犹如接力赛。”确切地说,就是车辙的接力赛。一些画家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于美术史上留下深刻的车辙,而后的画家则以最大的功力融入这些车辙,研习这些车辙……接着再以最大的勇气挣脱出来,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车辙……尤其是在近现代绘画领域,那些留下最深车辙的画家皆是如此一路走来的。

如何走出新“辙”?如何独辟蹊径?绘画之路应如何前行?这些皆是每位画家一生都必须审慎对待的重大问题。当然,在某些实用美术领域,依靠逻辑推理和理性思维,便能得出相对正确的答案。以女装设计为例,当设计师探究过“露肩装”“露背装”“露胸装”“露脐装”的发展脉络之后……便能凭借逻辑推理和理性思维,推断出下一步女装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围绕“露臀装”展开(如今西方已出现“露臀装”)。

然而,在绘画领域,依靠逻辑推理和理性思维是无法得出正确答案的。绘画领域中的推陈出新、走出新“辙”、独辟蹊径……依靠的是长期的艺术积累,是对“量智”与“性智”的全面认知与理解,是灵感、顿悟……是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十)第 20 步棋:由‘白石手作’所想到的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在王雪涛一幅画荷的画上题道:作画只能授其法,未闻有授其手者,今雪涛此幅似白石手作,余何时授也?白石记。

想想看,雪涛先生于 1924 年拜齐白石为师,到 1928 年画《荷花图》时,齐白石便评价:“作画只能授其法,未闻有授其手者,今雪涛此幅似白石手作,余何时授也?白石记”。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白石”荷花图”部分)

这意味着王雪涛经过四年的学习,画荷已达到类似白石手作的水准,由此可见王雪涛在“术”的领域已然达到颇高的程度……

当时,齐白石已声名远扬海外,画作价格不菲。因此,市场上涌现出不少齐白石的假画。其间还有传闻称,王雪涛也参与其中,这让齐白石心生怀疑,对王雪涛产生误解。

于是,齐白石在门口张贴了一个小条:王雪涛莫进来!

这令王雪涛有口难辩,自己确实未曾画那些假画,可解释却难以说清……

历史证明,正是因为这个“小纸条”事件,迫使王雪涛寻求一种突破“似白石手作”的路径,开始探寻一种花鸟画的创新画法。

经过不懈努力,王雪涛终于探究出一种将西方绘画方法与传统绘画方法相融合的花鸟画小写意画法,并取得显著成效,获得社会认可。(当然,师徒之间的误会早已消除,难怪后来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王雪涛是现代中国成就卓著的花鸟画大师,在画牡丹方面有如下贡献:

技法独特:王雪涛擅长描绘花鸟世界的缤纷多彩和活泼生气,尤其善于刻画大自然中的小生命,其牡丹画法别具一格,用色娇艳却不媚俗,能够展现出厚实的空间感。

推陈出新: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持续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创造出具有自身独特风格的花鸟画艺术。

注重写生:王雪涛注重写生,师法自然,他笔下的牡丹雍容华贵,姿态各异,色彩明艳,充满生机与活力。

影响深远:王雪涛的作品深受广大观众和收藏家的喜爱,对中国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艺术成就和贡献将永载史册,其作品也将继续影响和激励后人。

由于种种缘由,王雪涛下定决心——必须探寻自己画花卉的独特道路。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经过不懈奋斗,王雪涛最终成功地闯出齐白石的《艺术车辙》,开辟出王雪涛自己的《艺术车辙》,成为现代中国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大师。

身为雪涛先生的学生,我有自知之明,特别是看到师兄金默如的画,有些作品真有“雪涛手作”的韵味……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因此,走“雪涛手作”之路是行不通的。所以我发明了流动渲染,力求在绘画领域有所创新。

当我前往黄山写生之后,对黄山景色感触颇深,觉得黄山景色非常适合用流动渲染来表现……

(二十一)第 21 步棋:用“流动渲染”方法试画黄山

用“流动渲染”方法试画黄山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黄山的花岗岩,景观奇特。一般的山脉仅有寥寥数种花岗岩。而黄山的花岗岩,却多达二十余种。黄山,不但有尖峰、塔峰、穹峰、陡壁,还有单体的石柱,各类奇异的石蛋……实乃天下第一奇山。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黄山“肖形花岗岩”众多,去过黄山的人都知晓黄山奇石有:“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仙桃石”“仙人晒靴”“妙笔生花”“仙人背包”“神雕观海”“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天狗望月”“海龟探海”“童子拜观音”……更为奇特的是有些山峰由一些肖形石组成,而且别具韵味。

黄山云海虽名为海,却与真正的大海不同,云雾缭绕间,山峰时隐时现,如梦如幻,美妙至极。

云海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构成一幅奇异多变的云海大观,极大地丰富了山水风景的表情和神韵。

日出和日落时形成的云海五彩斑斓,称为“彩色云海”,太阳的霞光映照在白色云团、云层和云浪上,使其染上绚丽色彩,美不胜收。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流动渲染”+“肖形勾皴法”便是针对黄山特有的由肖形岩石构成的山峰,探索形成的一种新画法。我们深知“过程比结果重要”,这种新画法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行。

(二十二)第 22 步棋:我的流动水墨画《花鸟画系列》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二十三)第 23 步棋:我的流动水墨画《雪景系列》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二十四)第 24 步棋:我的流动水墨画《黄山系列》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人生如棋(小结)

五、几十年努力后的小结

人生恰似一枰棋,

“命”“运”博弈在天意。

知识、能力称作“命”,

“运”含家、国、天下意。

机缘巧合是好运,

差”运”降临难回避。

人的付出与努力,

“荷花定律”绽奇迹。

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你会觉得池塘里的荷花并不多,开放的速度也好像比较慢。直到第29天,池塘里的荷花才开了一半。但到第30天的时候,荷花会一下子铺满整个池塘,也就是说最后一天开放的荷花数量和前面29天开放的荷花总量是一样多的。

这告诉我们,很多事情在开始的时候,变化可能不明显,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和积累,就像荷花开放一样,前期是一个默默积累的过程,只有坚持到最后,才会迎来质的飞跃,收获成功。如果在前面的过程中轻易放弃,就看不到最后的满池荷花盛开的美景了。

“荷花定律”强调的就是坚持和积累的重要性,越到最后,越关键,成功往往就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在我几十年探索《流动水墨画》的历程中,只有2008年以后,《流动水墨画》作品被2008年1月号”艺朮市场”杂志,推荐发表过……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这是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当代画壇六人之约》书中介绍了:萧瀚、范曾、蔺高管、杨延文、杨晓阳、王迎春六位画家的作品。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这是2010年长城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书画研究》书中介绍了:潘公凯、蔺高管、霍春阳三位画家的作品。

也就是说在我绘画创作的荷塘中,只在2008年以后,开过几朵荷花……

但我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努力,继续探索《流动水墨画》的创新发展……

终于,在最近二、三年,在我接近八十五岁高龄时,“荷花定律”绽奇迹了。下面是最近二、三年,在我绘画创新的荷塘中,开放出很多,美丽鲜艳动人的荷花……

下面只是一小部分: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下面是台历与挂历: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下面是网络上推广宣传流动水墨画的宣传资料……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蔺高管

“流动水墨画”成长的“荷花定律”“荷花定律”也叫“30天荷花定律”,可以通俗地解释为: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你会觉得池塘里的荷花并不多,开放的速度也好像比较慢。直到第29天,池塘里的荷花才开了一半。但到第30天的时候,荷花会一下子铺满整个池塘,也就是说最后一天开放的荷花数量和前面29天开放的荷花总量是一样多的。这告诉我们,“流动水墨画”在创新的初期开花很少,也不被人重視。但是经过几十年持续不断地努力和积累,就像荷花开放一样,前期只是在《花鳥画领域》开了一些鲜花,而現在在《雪景画领域》《黄山山水画领域》都有不错的表现。“荷花定律”强调的就是坚持和积累的重要性,越到最后,越关键,成功往往就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更多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沈鹏

2025-3-10 17:22:05

更多

世界名家数据库——当代传世名家沈鹏

2025-3-12 10:36:4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